2021-08-04 21:42
今年以来,宣汉县政法工作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个大局,紧紧围绕“12345”工作思路,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、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、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等工作,为宣汉争创全国“百强县”、勇当创副“主力军”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。
坚定一个目标
紧紧围绕为建党100周年创造安全稳定社会环境总目标,认真做到盯住“人”、守住“地”、管住“物”、控住“面”,坚决防范化解各类风险,最大限度保障政治安全、社会安定、人民安宁。
突出两大抓手
紧紧抓住平安建设、法治建设两大抓手,推动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、基层社会高效能治理。
聚力平安建设。依法打击黄赌毒、盗抢骗、食药环等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违法犯罪活动。扎实开展“综治赶场”“警民对话”活动,分片区召开平安宣汉建设现场推进会,不断提升群众对平安建设的知晓率、参与率和满意度。
聚力法治建设。印发《2021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》,新建法治宣传长廊9个,发布民法典知识、电信诈骗案例、保护野生动物等法治信息80余条,开展每周一场大型法治宣传活动30余场次。持续深化“一村一法律顾问”机制,依法妥善处理“三农”案件,以良法善治推动乡村社会治理。
创优三张品牌
坚持“探索创新、示范引领、全面推广”思路,做优做大做好“三张品牌”。
做优“四联工作法”。坚持“一地一策”原则,把普光经开区企地“四联工作法”推广运用到巴山大峡谷景区、南坝新城等重点地区,探索出景区治理“4+2+Z”模式,不断优化联动机制、提升联动效果。
做大“四进之治”。推广应用该县社会治理“进园区、进景区、进校区、进社区(小区)”的成功经验,在37个街区、13个小区和城区学校等逐一落地生根,并在全县逐步推广落实,切实提升全县社会治理效能。
做好“三三三工程”。扎实推动政法机关30名领导干部“一对一”挂包联系30家重点企业,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300个困难问题,着力构建“亲清”政商关系。
推进四大工程
以“五治”融合为目标,坚持“因地制宜、突出重点”为导向,统筹推进“四大工程”。
矛盾化解溯源。严格落实“属地”“属事”责任,切实加强矛盾纠纷源头化解。紧盯“钉子案”“骨头案”,扎实开展“治重化积”专项行动。
司法质效阳光。集中对法院、检察院、公安局、司法局开展案件评查,纠治执法司法不严格、不规范、不公正、不文明等问题。
重点整治净化。结合“护旗”专项行动,持续对社会治安、金融放贷、工程建设、交通运输、教育卫生、文化旅游等重点行业领域乱象进行整治。
智慧社区建设。今年建成省级“六无”平安村(社区)3个、市级“六无”平安村(社区)9个,建设智慧小区13个。今年2月,中央电视台以《四川宣汉:细化对返乡人员网格化管理》为题,宣传报道宣汉网格员助力疫情防控、深化平安创建先进事迹。
抓好五项重点
坚持把政法工作放到县委工作全局中去谋划、去推进、去落实,充分发挥自身优势,努力调动各方资源,扎实抓好“五项重点工作”。
护航县域经济发展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政法协作机制落地落实,提升区域一体化执法司法水平,保障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和成达万高铁、西渝高铁等重大项目顺利实施。严厉打击项目建设、生产经营领域违法犯罪行为,不断优化营商环境。
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。加快推进城市“天网”、农村“雪亮”、小区(院落)“慧眼”工程建设进度,挂牌成立乡镇(街道)综治中心37个。将1个县级部门、5个乡镇纳入挂牌督办重点整治单位。
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。印发《关于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巩固专项斗争成果的意见》,持续保持对黑恶势力违法犯罪高压态势。
维护社会大局稳定。全面落实县域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,建立完善12个重点涉稳领域和8个重点涉稳群体台账,逐一明确稳控领导、责任人和化解时限,确保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。
开展队伍教育整顿。按照党史学习教育全覆盖要求,坚持县委书记、政法部门主要领导带头上党课,纪委书记上廉政警示课,邀请专家讲党史,“开门纳谏”听意见,举办党史知识竞赛和演讲比赛,实现干警参与率、受教育率、考试合格率3个100%。按照“自查从宽、被查从严”要求,全覆盖开展谈心谈话,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,对照“六个方面”和“三个规定”,检视问题,建立台账、逐条整改,实现核查率100%、整改率100%。扎实开展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,解决群众“急难愁盼”问题2000余件。
记者: 闫军 作者:于宗满
编辑:欧迪勇
暂无评论